很多养殖朋友发现他们在前段时间放下去的苗死亡率很高,甚至有死的一干二净的。为什么呢?接下来我就谈谈为什么你的小龙虾放苗存活率低,如有不对之处大家多多指正。
一、苗种问题
为什么我会把苗种问题放在第一点呢,因为我觉得这是最主要的原因。苗种的重要性我就不解释了我想大家都明白,都说见苗三分收。但是对于小龙虾“见苗不一定三分收”,什么意思呢?
苗种问题
1、运输距离
大家有没有注意这么一个问题,三月份的苗种很稀缺,当地苗千金难求。那么问题就来了,你拿的所谓的本地塘口苗真的就是本地塘口苗吗?这个问题真的就值得大家去深究了。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对过小龙虾蜕壳特点做过了解,小龙虾蜕壳不同于同样备受养殖朋友青睐的河蟹。首先小龙虾蜕壳相对于河蟹没有那么整齐,再者就是小龙虾前期蜕壳天数很短,小龙虾在很小时2-5天蜕一次壳,大一点5-8天,再大一点8-20天,所以我们前期拿的苗子它蜕壳周期很短,你拿到的小龙虾中不难发现很多小龙虾的外壳都是软的。这样的苗子它的应激反应有多大我相信大家都应该明白,因为不管是河蟹还是小龙虾在他们蜕壳期都是最脆弱的时候。如果你拿的苗种不是当地苗的话,那么运输距离就长必然运输时间就长了,这样就直接导致对小龙虾有一个很强的应激反应,对于那些刚刚蜕完壳和即将蜕壳的小龙虾来说这无疑就是致命的。所以我们必须保证我们拿到苗种是一个短距离运输的苗种,现在有很多贩子倒卖虾苗,其中的猫腻我相信各位看客都应该明了,个人建议如果可以自己亲自到塘口去提苗,或者跟着拿苗,哪怕价格高一点,首先保证我们拿到的是真正的短距离的塘口苗,而不是贩子“发誓”给你保证的“塘口苗”。
2、苗种质量
苗种的体质也就是说不要拿到病苗以及不要拿到营养不良的苗种。因为经过两三年的养殖后,池塘的淤泥,有害菌等都不断增加以及冬季和早春管理的不到位,所以很多塘口的苗子有可能患病或者营养不良。这就得要求我们在拿苗时多看多分辨,从小龙虾的外表和内部来分辨。看看外表是否有断须是否尾部有气泡是有否缺胳膊少腿的情况,再看看内部鳃、肝脏、肌肉是否有问题,是否存在鳃发黑,肝脏发白肌肉白浊等问题。如果苗子中存在问题的虾太多那么这种虾苗是绝对不能要的。
3、苗种大小
由于小龙虾特有的蜕壳周期问题,如果我们选择的苗子越小那么运输的应激问题反应相对而言就越大,那么存活率也就越低。而且相对而言苗种越小抵抗力也就越低,对于早春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来说越小的苗种存活率相对于大一点的苗子来说也就越低。所以我们在前期选择苗种时适当选择大一点的苗种,个人觉得1斤70-80头的苗种相对而言性价比要高一些。
总的来说对于苗种我们尽量选择就近原则,选择体质好的,大小适中的,如果可以最好自己亲自去塘口拿苗,做到真正的当地塘口苗。
二、塘口问题
塘口问题
1、农药残留问题
大家知道新开的塘口最怕的就是药残问题。新开的塘口以前大多都是水稻小麦地,所以常年使用的除虫剂除草剂大量残留在土壤中。对于这类塘口如果解毒工作没做到位,那么苗子存活率也是极低的,所以对于这类塘口大家科学合理的去选择解毒药物。
2、水瘦问题
由于进入这个行业的养殖朋友很多以前都没干过水产养殖方面的工作,所以很容易忽略早春的肥水工作。大家都知道水瘦的水体相对于水肥的水体更不稳定,所以小龙虾在水瘦的水体中生存应激很大,特别是在早春天气不好时应激反应更为突出。又加之水瘦引起的青苔问题,等于雪上加霜。
3、水位管理问题
今年天气的反复无常就犹如坐过山车,加之前期为了控制水草的生长所以很多塘口基本都是一个前水位养殖模式,小龙虾在这种天气这种水位的应激反应特别大,存活率也就特别低。所以在平时我们应该多看看天气预报,最好看一周左右的天气预报,对以后的管理工作做一个规划,如果发现以后几天会变天,那么我们就可以提前适当加深水位。这短暂的几天深水位也不会造成水草的疯长,等到天气好转如果水位还高那么我们可以适当的降低。
相关问答:
问:下雨可不可以放小龙虾苗?
答:不可以的 1.对于小龙虾自身而言:小龙虾具有趋水性,下雨天虾田(塘口)涨水,这个时候小龙虾会随着水位升高出现爬坡上草逃跑现象,这种情况下投放的虾苗很有可能会逃跑。
2.下雨天气压低:这种情况下由于低压会引起水体缺氧,小龙虾的体质下降,容易感染病毒性疾病,死亡率升高。
3.阴雨天水体ph值不稳定:塘口(虾田)水体ph值不稳定,导致小龙虾应激反应过大,很容易出现应激性夹草,当水草断根上浮,应激夹草这些因素叠加起来,水草会快速腐败,恶化水质,释放大量氨氮,亚硝酸盐以及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同时,下雨水体透明度降低,各种颗粒物浸润在水中,加上缺氧,水藻容易死亡,出现倒藻现象,这些情况加起来,小龙虾很容易中毒死亡。所以,下雨天最好不要投放虾苗。
问:小龙虾幼苗主要吃什么?
答:阶段一:刚孵化出来的幼苗靠自身卵黄为其提供营养,这个阶段是不需要从外界进食。
阶段二:随着幼体成长,就能滤食水中的浮游藻类、轮虫、有机碎屑等营养体,同时幼苗也能够摄取养殖水体中小型浮游生物,如枝角类和桡足类等。这个阶段就需要投喂黄豆研磨的豆浆或者发酵过的米糠,幼苗可以摄取一部分作为饵料,但主要目的还是用来培育小龙虾的开口饵料枝角类浮游小虫。此时也需要注重养殖池肥水,为幼苗提供充足的浮游藻类、菌类与有机碎屑。
阶段三:幼苗继续生长,当体长达到1-2厘米时就能捕食一些水蚯蚓、螺蛳等底栖生物。这个阶段可以适当在养殖池投放一些螺蛳,注意底改与肥水,让养殖池底部水生物丰富起来。此时可以适当投喂一些人工配合小龙虾饵料,蛋白含量可以适当高一些,32-36蛋白的饵料。
阶段四:幼苗到成虾过度阶段(15-20克),此时小龙虾食性与成虾基本相似,可以自己捕获水体中甲壳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以及可以进食水中水生植物的根、茎以及水底淤泥表层的有机物。这个阶段需要加大投喂人工配合饵料,蛋白含量可适当降低到30蛋白,注意养殖池塘水草栽种与维护,让小龙虾有充足天然植物性饵料。
小龙虾胃容量小、肠道短,需要不间断的进食才能满足生长需求。因此,幼苗阶段需要将养殖池水体培育好,定期的肥水,这样才能够保持水中有丰富的浮游藻类、有机碎屑、小型浮游虫类等,这样幼苗才能不断的有充足食物进食。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